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举办学前班,以幼小衔接之名提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
视觉中国 供图
■聚焦校外培训②
前不久,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教师宾晓亮,发现了一件让她感到困惑的事:每年从中班升入大班以后,孩子数量都会有所减少,特别是在大班第二学期流失更为严重。
为了弄个究竟,宾晓亮对3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并发放了问卷。这3所幼儿园中,有2所是公办园,1所是民办园。调查显示,这3所幼儿园去年中班时的幼儿数分别为142、139、130,但升入大班后的幼儿数分别为98、45、108,分别流失了44人、94人、22人,流失率分别为30.99%、67.63%、16.92%。通过调查,宾晓亮发现,这些大班“辍学”的孩子大多去了一些培训机构以幼小衔接名义举办的学前班。
这些学前班的教学情况是怎样的?在“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没有完全解决的当下,为什么这些家长会让孩子舍弃宝贵的幼儿园学位去上学前班呢?上学前班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真正的幼小衔接应该怎么做?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学前班教学内容大多超出幼儿认知范围
在北京一家培训机构举办的学前班的招生广告上,记者看到,这个面向5—6岁儿童的全日制学前班,其教学内容包括:学习100以内单双数、相邻数及按群计数,50以内加法、减法,5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各种类型应用题,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认知;认读声母23个,单韵母6个,复韵母18个,整体认读音节16个。在该培训机构提供的学前班课程表上,记者看到了拼音识字、英语、汉字书写、数学启蒙、思维训练等课程。
在其他学前班的宣传中,记者也都看到了类似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内容,小学一年级能找到的课程,这些学前班几乎都有。尽管不少机构安排的课程种类达到10—14门以上,包含艺术、体育、科学等全方面内容,但主打课程仍是语、数、外三科。这些学前班,收费也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只是要求5—6岁幼儿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很显然,这些学前班的教学内容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范围,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加重了幼儿的身心负担。”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梧桐邑幼儿园园长周南海说。
“以数学为例,部分大班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抽象的数学算式的意义,甚至能进行复杂的加减运算。但大多数幼儿的思维还处于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中。《指南》提出大班的目标是理解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基本目标,片面追求算得快、算得多,则超出了幼儿的能力水平。”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主任、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说。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丁海东告诉记者,目前学前班的这种以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作为入学准备的做法是狭隘的、片面的:在时间上被狭隘为5—6岁的大班阶段;在学习的内容上,大多是提前识字、提前学拼音、提前学数学、提前学外语等。
丁海东以幼儿提前识字举例说,识字涉及音(读)、形(识别)、义(理解),音和形可以通过强化识记而速成,但对义的理解就需要仰仗于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阅历的支撑,而经验和阅历并不能速成。过早地追求识字的数量和速度,极易陷入识字教育的狭隘。“一个3岁的男孩,听见妈妈夸奖一个小女孩长得很‘甜’,纠结于为什么妈妈这么说,‘难道妈妈尝过她的味道’?这便是这个男孩对‘甜’的理解瓶颈。”丁海东说。
“这些培训,一是知识抽象水平超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二是教学方式采用‘集体上课’,不注重孩子自身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征,往往对孩子是一种负担。”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黄进说,“孩子早年的健康成长,指向的是整体人格,是与周围世界建立和谐和有意义的关系,而不是超前学会那些在小学阶段要去掌握的知识。”
功利的成人视角让幼小衔接走偏
毋庸置疑,学前班对学龄前儿童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就是典型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严查幼儿园“小学化”,成效显著,大多数幼儿园不再提前教小学课程知识。幼儿园规范了,但社会培训机构以幼小衔接为名举办的学前班却火了,它们以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小学化”为卖点,虽然收费很高,但家长们却趋之若鹜。
“把孩子送进这种可以提前教给孩子小学知识的学前班,反映出这些家长对于孩子入小学准备的重视和关注,然而,家长这种选择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这种选择和做法,违背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也打破了幼小衔接的教育规律与教学设计。”丁海东说。
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校长李燕,曾做过多年幼儿园园长,对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李燕告诉记者,一些家长跟风让孩子在大班下学期就不去幼儿园,这对孩子是一种伤害。我们应该让孩子接受系统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国家在确定学段时是很科学的,幼儿园系统的一日活动对孩子的集体生活、习惯培养、幼小衔接都有安排,而去专门的学前班,关注的只是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学科知识,缺乏系统的多元衔接,对孩子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发展都会起到阻碍作用。
黄进告诉记者,有幼儿园调查发现,家长们在幼小衔接问题上的担忧主要是学业上的:“我的孩子拼音还没有掌握怎么办?”“写字还写不端正怎么办?”“数学加减法老出错怎么办?”“将来上了小学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而对孩子们的访谈却发现,他们担忧和好奇的事情是:‘小学教室里没有厕所,我们到哪里去上厕所?’‘什么时候可以玩游戏?’‘老师凶不凶?’‘食堂里好多人一起吃饭,感觉很紧张’‘要认识好多新朋友,好兴奋啊’……”黄进说。
“家长的超前教育观念,反映了教育观念上的某些偏颇之处,如过分注重学业成就忽视个性发展,注重学术性学习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张俊告诉记者,在当前一些地方学业竞争白热化、低龄化的社会背景下,这些不适当的观念有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张俊介绍说,对于幼儿期识字、学拼音、学数学等问题的讨论,首先要看幼儿是否具有学习上述内容的心理准备,这些学习是有效学习还是无效学习。在这些问题上,家长的一些认识不完全错误,但也存在偏差。
“的确,从外部表现来看,幼儿也能认识很多字,做出数学题,但是这些学习是记忆层面上的机械学习,还是理解和运用层面上的有意义学习,两者天差地别。幼儿在生活中会表现出对文字符号的兴趣,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些能够为他们入小学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经验基础,是正确的入学准备。而无视幼儿的这些发展性表现,把入学准备片面理解成‘像小学生一样地学习’,就违背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张俊说。
在张俊看来,家长的认识偏差还表现在,以少数发展水平较高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幼儿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我们应尊重和接纳幼儿的个别差异,允许幼儿在他们原有的水平上、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和发展。相反,如果以“别人家的孩子”能够做到的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则会给孩子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和心理上的负担。
超前学习不利于幼儿长远发展
小刚(化名)是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小刚上了一年的学前班。一、二年级时,小刚觉得老师课堂上教的内容,自己在学前班都学过,提不起兴趣,上课时会时不时地走神。即便如此,小刚也能很轻松地获得好成绩。到了三、四年级,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小刚上课时注意力依然不集中,而且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敷衍了事、能拖则拖。渐渐地,小刚的成绩开始下滑,学习也越来越吃力。
小明(化名)是小刚的同班同学,课余时间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小明入学前没有上过学前班,一、二年级时成绩不如小刚,小刚在小明面前很有优越感。到了三、四年级,小刚学习越来越吃力,而小明在学习上却越来越轻松。“以前,我怎么也考不过小刚;现在,小刚怎么也考不过我。”小明说。
实际上,小刚的情况并非个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盖笑松教授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教育实践中对于认知能力、知识学习、书面语言的早期开发,固然有其益处,但竞争式的过度开发,占据了儿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使得儿童在其他领域方面的发展需求受到挤压。有相当多的成人过分重视孩子的认知发展、书面知识,也导致孩子身体锻炼不足。
通过对一年级学生入学前的家访、随访,李燕也发现,有的孩子上小学前已经学过拼音和数学了,“但需要说明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学习状况和入学前的学习强度并不成正比,即并非提前学得越多,孩子就会学得越好”。
“过早学习小学知识,特别是过早全面学习拼音、读写、计算的幼儿,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或者在上小学后在教师重新教授学过的内容时积极性不高,或者因为之前读写、计算的教授方法不当而与小学教师的教学相冲突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况。”李燕说。
蒋迎春是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学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她告诉记者,一些孩子对于提前学过的知识未必是真懂,但在上课时却容易以为自己会了而不注意听讲,产生盲目骄傲情绪,不利于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真实的能力发展水平,错失该年龄段必需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发展时机,反而得不偿失。“没有提前学过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你慢慢地去教,更容易描绘出最美的画卷。而有的孩子在非专业培训下养成的错误的书写姿势和不好的学习习惯,纠正起来就非常吃力。”蒋迎春说。
“从长远发展来看,在幼儿阶段进行超前教育是短视的。看上去可以减轻幼儿入学以后的学习压力,‘抢占先机’,但付出的代价是失去幼儿时期本该拥有的快乐的、游戏的时光。相反,那些早期阶段最应该关注的学习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等,却因为过早地接受‘正规’内容的教育而磨灭了。”张俊说。
在丁海东看来,过早地学习小学知识,挤占了幼儿阶段本应是以行动参与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活动时间,也便挤占了作为后继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直接经验获得的最佳机会,导致对于未来学习潜力的一种提前透支,“所以,提早学习了小学阶段的知识,并不具有长远的学习价值和意义”。
“小明三四岁时,我带他走在大街上,看到‘中国银行’的广告牌时,他张口能读出来。但当我之后把‘中国银行’4个字拆开让他读时,他却不认识了。”小明父亲李先生告诉记者,“后来我问小明为什么之前能读出‘中国银行’,他说他认的是‘中国银行’这几个字的图形。看来,幼儿识字有时是一种假象。”
“幼儿园阶段真正理解一个字大概需要小学阶段认同样一个字的3—4倍的时间,我们必须考虑这是否值得,别浪费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说,“我们要让儿童做与其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事,做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事,让幼儿有时间做幼儿,而不是过早地做小学生。很多研究发现,过早让幼儿接受知识教育,刚入学时的所谓‘优势’在未来的2—3年里会消失殆尽,甚至一些过早接受机械训练的学生还会出现厌学、学业滑坡现象。让儿童在适合的时间做不适合的事,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幼小衔接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为入小学做准备是学前教育的功能之一,关键是为小学做怎样的准备?小学的起点到底在哪里?小学教育应该是‘准点教育’,小学的学习内容不能下移到学前教育阶段。”虞永平说,“入学准备的内容不是《小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而是《指南》的内容。入学准备内容涉及学习习惯、社会行为规则、良好的情感态度、基本的认知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等,这些在《指南》里都强调了。家庭和幼儿园落实《指南》与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是一致的。同理,没有做好入学准备,就是没有充分落实《指南》。”
虞永平告诉记者,幼儿可能会对生活中常见的文字和符号感兴趣,但文字符号教育不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就是在与周围事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指南》要求的就是适合的,小学的内容就是不适合的,就是‘小学化’的。当然,‘小学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内容是《指南》里面的,但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小学的,家长或老师从头讲到尾,幼儿没有探索、交往和表达的机会,没有感性的铺垫,没有实物的辅助。《指南》所倡导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虞永平说。
“入学准备作为幼小衔接的一种教育实践或取向,在时间的跨度上,应当是贯穿0—6岁的整个学前阶段的,而不仅仅是5—6岁,在内容上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准备,并指向于包括身体和运动、认知能力和一般知识、言语运用、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学习态度和方式(学习的主动性、责任性、坚持性等)等方面的发展。”丁海东说。
在黄进看来,幼小衔接的主体是孩子,成人最重要的是为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做好过渡。所以,不能将这个过渡仅仅视为学业水平上的过渡,而是情感体验、生活经验、学习观念上的衔接。孩子们更需要知道的,不是各种小学要学的知识,而是上小学后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习方式会有何不同。用心去对待来自孩子的疑惑、担忧,分享他们的激动和兴奋,让他们感觉到周围的支持和理解会一直伴随他们,他们就会变得更有信心和力量。
担心小学教师因大部分孩子提前学习过而加快教学进度,是促使家长让孩子提前学习的重要原因。对此,李燕告诉记者,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正规办学的小学,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规范教学,不可能有加快教学进度的现象,“拿一线教师们的话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不可能教快,反而可能会因为部分学生没有学会而放慢教学进度。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幼小衔接的一年级,教师们都会注重孩子们的接受能力”。
“除了天赋之外,决定学习情况的最关键因素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在李燕看来,真正的幼小衔接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的生活节奏、玩游戏的专注力、遵守规则的好习惯等,并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对汉字、计算等方面的兴趣,但不能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学习内容以及深度都要适当,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心理上对孩子进行疏导,让孩子明白,上了小学,就成为大哥哥、大姐姐,要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以培养他们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责任感与成就感,并对上小学产生向往与期待。”李燕说。
政策链接
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
2012年2月12日,教育部印发《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并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与要点中指出:教育活动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内容适宜,不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2016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2018年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指出,坚持依法从严治教,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严厉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他山之石
双生子爬梯试验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研究,提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
1929年,格赛尔对一对双生子进行试验研究,他首先对双生子T和C进行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运用词汇和肌肉协调等训练,而对C则不予相应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其间T经历了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艰苦训练6周,终于学会了独立爬楼梯。到了第53周,当C达到能够学习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C就达到了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观察发现,在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
双生子爬梯试验,为我们提供了养育孩子的启示: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成熟的客观规律,是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尊重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做超前教育的事。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0日第4版 版名:新闻·深度